| |
新舊約全書導讀
箴言(以下資料摘錄編輯自大光所出版之「新舊約聖經總論」)
|
一、內容要義
箴言是在神的子民中間,所流行的一些諺語、金句、美詞,加以整理編成一集,名曰箴言,在希伯來原文乃含有「類似」、「對比」、「借喻」的意思,全書多係對偶句(賽卅四16),屬於詩歌文體的智慧書,為舊約詩歌書的第三卷(伯,詩,箴),是一本智慧的訓誨錄。書中言語精簡有力,各自獨立,為並不互相聯合的短句,用對偶與比較之法,以闡明人生真理,教人如何對人、對己、行事為人,處世之道,與日常生活之格言,以及敬畏真神上帝的教訓,極為美好。
二、本書著者
本書與詩篇相同,是一卷編輯的書,所以著者非為一人,其主要為所羅門(意聰明,平安),他酷愛學識智慧,博學精通(王上三9∼12;四29∼34)最初作箴言二千句,詩歌一千○五首(王上四32∼34)。本書是他中年著作中所選的精華部分,後至希西家王年間,又謄錄增添(廿五∼廿九章),共寫了廿九章,最後兩章乃為雅基的兒子亞古(意聚集者),和利慕伊勒王(意奉獻)其母訓子所寫(卅∼卅一章),增補編入,遂成為今日所有的箴言。書中提到「敬畏耶和華」共有十四次之多,可知敬畏神乃為智慧的泉源,為人人愛讀之書。
三、時地對象
本書約於主前一千年著於耶路撒冷,或說在主前九百七十年前後寫的,較可憑信,其內容包括時間未詳,其對象乃達與當時之以色列人為訓誨錄。
四、主要信息
本書主要信息是「敬畏神為智慧的開端」(一7),其目的乃在尋求屬天的智慧(參王上三9∼28),書中教訓,乃從人敬畏神的經驗中,來顯明神的智慧,有關人類的知識、道德、敬神、公義、聖潔、慎言、慎行、善惡、勤儉、恤貧、愛敵、擇友、愛情、互助、謙卑、知足、喜樂,以及孝親、家庭、倫理、教育等等,無不述及完備,精簡有力,實為信徒追求屬靈智慧之良箴,為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指南,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矣!
五、分段綱要
箴言共三十一章,其內容大部分是獨立的短句,與上下文不一定相連,所以要比其他經卷分段為難,茲就依照內容性質試分五段如下:
(1)引言:說明箴言之宗旨與要求……一1∼6節。
(2)治家箴言:智慧寶貴與來源……一7∼九章。
(3)勸世箴言:善惡互論與勸誡……十∼廿四章。
(4)訓誨箴言:謹慎言行與離惡行善……廿五∼廿九章。
(5)附錄箴言:亞古珥勸世箴言……卅章。
利慕伊勒箴言……卅一章。
六、重要預表
本書中之「智慧」一詞,乃一有位格之字,與約翰福音一章一節之「道」字,關係密切,這「道」字在希臘原文,乃有位格之陽性字,基督是道成肉身之王,這「智慧」乃基督之代名詞,如先知以賽亞預言基督「有智慧和聰明的靈」(賽十一2),乃路加福音所說基督「充滿智慧」(路二40),可知這「智慧」一詞乃具有預表基督之真理奧意在焉(參箴一7∼20;約十四6;林前一24∼30;約壹五20;西二2∼3)。
七、關係書卷
本書係在教訓人當如何尋求智慧,敬虔愛神,學習行事為人,立身處事,規戒人品德行之道,與約伯記、詩篇、傳道書,以及新約四福音、保羅書信,與雅各書,彼得前後書等,其中許多地方的教訓,深相契合,對於信徒終身信仰與生活,同樣具有重要啟導之價值。
八、研讀提要
本書所論,沒有整篇連貫的記事,其大部分是獨立性的金句。初讀者,須要根據書中含有各個題意,比如智慧人、愚昧人、懶惰人、善人、惡人、正直人、義人等類,加以分析,更具意義。再者,參考前列其他關係書卷,前後研讀,便可領悟更深,汲取美好的教訓。
九、注意要點
本書有幾件事,在讀經時須要留意認清明白的地方如下:
(1)在本書中有很明顯的地方,說到「我兒」二字(一8;二1;三1;五1;六1,3;七1),不一定指父親對兒子的稱呼,乃指年老長者對年輕的子弟說的,或指教師對學生說的。
(2)本書所寫的特別目的,就是要人尋求屬靈的智慧(一1∼2),書中所題的知識、謀略、學問、聰明、靈敏(一4∼5;二2,6;八5,12)等等,都是包含在智慧之內。其相反的,在書中所題的愚昧、愚妄、愚頑、懶惰、無賴、謊言(九13;十四16;十七21;六6;十14;六12∼32;十三5)等等,都是指著沒有智慧的意思。
(3)在新約聖經中,曾有多次引用本書的話語,例如:箴三7;羅十二16;箴三11,12;來十二5,6;箴三34;雅四6;彼前五5,箴十12;彼前四8;箴十一31;彼前四18,箴廿22,羅十二17;箴廿五21,25;羅十二20;箴廿六11;彼後二22。可知本書教訓的價值,在新約書信中被使徒們所肯定,且對於信徒尋求等候神的這一方面,可得安慰和保障(三5∼6;八17),對於受苦受管教的信徒,也得指示和幫助(二11∼12;四4)。
(4)本書最後二章中記有兩個人,一是亞古珥,他是雅基的兒子,為以鐵和烏甲二人之師或朋友,據說這父子二人,乃為大衛和所羅門之化名,或說亞古珥為所羅門之朋友(箴卅1)。二是利慕伊慕勒王,據說是所羅門的別名,其母是拔示巴,若然,則箴這卅一章,乃是她訓誨教導戒子之真言。上述二人的出身背景,經上未有記載,傳說難定,我們只作參考而已(箴卅一1)。
|
|
奉獻 Offering
讀經日程免費訂閱 Email Subscription
最新消息 Newsletter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