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端午節了,端午是粽子、龍舟和屈原的節日,不曉得屈原在汨羅江底年年吃粽子,是否會感到膩? 端午節所以要吃粽子,據說是因為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後,民眾以竹葉裹米,以濟其飢,而祭之,紀之! 屈原是值得紀念的,他的文才和詩情,當時人無出其右者;他愛國傷民的情操,散見於作品中,如「哀民生之多艱兮,長太息以掩涕」之句,實感人肺腑。屈原也是值得同情的,他二次被楚王放逐,只能以「離騷」、「天問」、「招魂」、「抽思」……等作品發抒其幽悶,「望北山而流涕兮,臨流山而太息」,似乎就是他當時的心境。 屈原雖然遭遇了「變白以為黑兮,倒上以為下」的打擊,但他憤世怨俗的人生觀,寫完「懷沙」縱身自投汨羅的棄世作為,倒值得我們重新省思。 屈原自投汨羅的死,不過是個人挫折際遇的表態。是時運不濟的反彈;是對朝政不清的抗議;是苦悶靈魂的幻滅。而這些,留給千年之後的中國人,除了粽子、龍舟之外,只有對屈原文采的讚嘆,和對其際遇的同情,卻少有積極奮發的作用。 如此來說,另一個人的死就顯得更有意義,更令人紀念,更令人欽服。 這個人也是受冤屈而死,審判官的判決文是:「我查不出這人有罪!」但兇暴的群眾卻高聲喊著:釘他十字架!釘他十字架!這個人雖然受屈而死,但他無怨無悔,他在釘十字架的痛苦凌虐中說: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。」這個人雖然在群眾的譏諷、吐唾沫、羞辱中走向死亡,但他卻宣稱:「成了!」 是的,仇死不是憤世怨俗;他的死不是自尋了斷;他的死是為了成全所有的人。 祂的名字叫做耶穌。 祂是創造宇宙萬物、掌管人類命運的真神主宰,但祂卻降生成為人為了要替全人類擔負罪的代價──死。祂是公義聖潔的神,不能容許人活在罪中而不受懲;祂又是慈愛的神,不能忍心使全人類陷在罪惡痛苦和終極的審判中。因此,祂自己降卑成為人,並替全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,以代償人類的罪債。所以嚴格說來,祂也不是冤死,祂的死乃是因為背負我們的罪,替我們接受死亡的判決。 因此,祂的死更值得紀念、更有意義、更令人欽服,而且祂的死與你有關,如果你接受祂的死是代替你,你就得以成全了。你就可以脫離罪惡、痛苦、恐懼……祂已替你承擔這些,並願意賜給你永恆的平安和喜樂。 屈原的死是為了他自己,也為他的時代留下一段不幸的記錄;耶穌的死卻是為了你,祂穿越時代而來,要帶給你生命的幸福和永恆的意義,我們紀念屈原,我們更應該認識並接受耶穌。 如果你願意接受耶穌,可以這樣禱告:「親愛的耶穌,我承認在我的生命中犯了許多錯、許多罪,我願意接受您作我的救主,掌管我的生命。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。」(阿們的意思是誠心所願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