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彼得後書,乃彼得達於前書所致教會信徒的第二封書信(彼後一1;三1;彼前一1),被稱為普通書信之第三卷(雅,彼前,彼後—猶),其內容要義,係論到信徒各等德行的進步,見證基督降臨的真確,預言假師傅的出現,背道者的殷鑑,不義之人敗壞的景況,主來日子的預備,世界末日的結局,應許的盼望,以及對於信徒追求聖潔,長久忍耐,防備惡人謬解聖經,要在恩典和知識上的長進等,作最後的勸勉,榮耀主名。本書主要信息,是在注重信徒屬靈的生活,防備異端,堅守真道信仰,殷勤忍耐,盼望主的再來。書中文句華麗堅實,訓勉忠誠肯切,為信徒之靈命進深,靈德培養必讀之書。
(2)本書為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於羅馬所寫,約在主後六七年,即為他在殉道前不久的著作,其對象為小亞西亞的眾教會(彼後一1;三1;一14,15;彼前一1),保羅亦曾對這些教會寫了信。(彼後三15,16),按聖經學者的見解,本書信被列入新約經典中的時間較遲,約在主後三九七年的加太基大公會議後Council of Carthage,因此認為是第二世記末葉的一種冒名著作,並且本書之措詞筆法,與前書頗不相同,而本書二章與猶大書又有許多相同之處,這可能是出於另一作者的手筆,分別假借彼得與猶大之名寫的,或是直接抄襲猶大書的,等等意見分歧,不一而足。但從本書內在的證據而論,著者開始就直接承認自稱為彼得,為耶穌基督的使徒(彼後一1),且說明這是現在他寫的第二封信(彼後三1),是他接近老邁之年快要離開世界的時候(彼後一13,14),同時表示他曾在聖山上,親眼見過主的榮耀變形(彼後一16~18;太十七1~5),又與保羅非常熟識,係為同輩的同工(彼後三15,16),並對讀書者的靈性程度,非常明瞭,關係印象頗為深利(彼後一4,12,14;三14,17)。由於這些關係證明,本書實為彼得手筆,列入聖經直到今日,再無疑義。
(3)本書著作的原因,使徒彼得在靈感中,預知自己行將為主殉道(彼後一14,15;提後四6;約廿一18,19),且知道教會將來必有假師傅的出現,引誘信徒離棄真道,敗壞他們的信心(彼後二1~3;參提前四1;提後三1~9),尤其是關於基督再來的應許,以及將來的審判道理,將會受到異端的譏誚和擾亂(彼後三3~7),故此彼得寫信警告信徒,堅守真理,謹防異的端的危害,因而極力苦勸他們,在靈性德行上追求長進,好在自己離世以後,信徒對於這些教訓,可以時常記念(後後一5~8,15)。
(4)本書論題和常用字,與前書有不少相同之處,如寶貴的(彼後一1,4;前書一7,三4),美德(彼後一3;前書二9),愛弟兄(彼後一7;前書一22),天使(彼後二4,11;前書一12),私慾(彼後三3;前書一15;二11),末世(彼後三3,10;前書一5,20),先知的預言(彼後一19;三2;前書一10︱12),自由(二10;前書二16),沒有玷污(彼後三14;前書一19)等等,但作前後書的目的截然不同,前書是為鼓勵和支持在試煉和逼迫中的信徒,後書為警告信徒排斥假師傅的侵擾,及其敗壞人的道理。因此之故,前書題到為主受苦,後書則未嘗題到一次;前書題到仇敵的危害,後書卻題到黑暗及需要真理的光照(彼後一19);前書多論受苦,偏重安慰之言,後書則多論錯誤,激勵靈性成長的重要。兩書教訓雖然目的各有不同,但其前後互相為補益,十分完美。
(5)本書與猶大書,有許多經文字句意思相似,尤以二章為然。例如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(彼後二1;猶4),連買他們的主也不承認(彼後二1;猶4),他們的刑罰自古以來……(彼後二3;猶4,7),天使犯了罪(彼後二4;猶6),又判定所多瑪,峨摩拉,將二城傾覆(彼後二6;猶7),放縱污穢的情慾,輕慢主治之人的,(彼後二10;猶4,8,16),就是天使……還不用毀謗的話(彼後二11;猶9),沒有靈性的畜類(彼後二12;猶10),一同坐席(彼後二13;猶12),巴蘭的路(後二二17;猶11),狂風催逼的霧(彼後二17;猶12),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(彼後二17;猶13),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(彼後二18;猶16),永不失腳(彼後一10;猶24),我卻要將這些事常常題醒你們(彼後一12;猶5),叫你們記念……使徒所傳給你們的(彼後三2;猶17),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(彼後三3;猶18),仰望神的日子來到(彼後三12;猶21),願榮耀歸給祂,從今直到永遠(彼後三18;猶25)。由於兩書以上不少語意相同的原因,所以有懷疑本書的是抄襲引用猶大書而來,但我們知道本書所說的是預言,其所論的道理時間是用將來式(彼後二1,13,14);而猶大書所講的,所表明彼得的預言,今已出現,其語氣是為現在式(猶4,12,16,17),顯見本書是在猶大書之前寫的。彼得是一位使徒,斷不會抄襲他人的作品,且證明猶大是引用了本書的內容(猶17,18;彼後三3),足以承認本書確為彼得的著作。同時我們曉得使徒們,常是一同行路傳道的,無論自己或別的聖徒,向教會所傳同樣的道理和教訓時,他使用聖經比喻、詞句、慣用語及字彙等,常會彼此溝通,故對兩書相同之處,並不足為奇。認為究竟誰抄襲誰的問題,則更可不必再加壞疑和猜測了。
|